下巴脱臼医学上称为颞下颌关节脱位,是指髁突滑出关节窝以外,超越关节运动的正常限度,致使下颌骨不能自行恢复到正常位置。其可由多种原因引发,如张口过大、外伤等,一旦发生需及时且正确处理,比如自我复位尝试等。
1、自我复位尝试:当发现下巴脱臼且症状较轻时,可尝试自行复位。先洗净双手,将拇指缠上纱布或手帕放入口腔内,放在下颌磨牙上,其余手指在口外托住下颌。然后双手同时用力,拇指向下压下颌骨,其余手指向上抬,使髁突滑回关节窝。
2、冷敷缓解疼痛与肿胀:下巴脱臼后,关节周围组织常伴有疼痛与肿胀。在尝试复位前后,可进行冷敷处理。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颞下颌关节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隔1-2小时敷一次。冷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血液渗出与组织液生成,从而减轻肿胀与疼痛。
3、限制下颌运动:无论是否成功复位,在下巴脱臼后都应限制下颌运动。避免大笑、大声说话、咀嚼硬物等大幅度张口动作,尽量使下颌处于休息状态。可通过佩戴颌间固定装置,如弹性绷带或专门的颌托,将下颌骨轻轻向上托起并固定,以减少颞下颌关节的活动。
4、药物治疗:若下巴脱臼后疼痛较为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痛药物。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既能缓解疼痛,又有一定的抗炎消肿作用。药物服用剂量与频次需严格遵循医嘱,一般根据疼痛程度与患者身体状况确定。
5、专业医生复位:当自我复位尝试失败或下巴脱臼较为严重,如反复脱臼、伴有骨折或脱位时间较长等情况时,需及时寻求专业口腔医生或颌面外科医生的帮助。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复位手法,如手法复位中的口内法或口外法。
平时要避免过度张口,如打哈欠时用手托住下巴。一旦发生下巴脱臼,不要惊慌,按正确方法处理或及时就医。复位后短期内仍需注意饮食与下颌运动限制,防止再次脱臼。
下巴脱臼了需要注意什么
口腔卫生维护:尽管下巴脱臼可能影响口腔活动,但仍要注重口腔卫生。饭后使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刷牙时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牵拉关节,可选用小头软毛牙刷,确保牙齿各面及牙龈都得到清洁,预防口腔感染,为颞下颌关节的恢复创造良好的口腔环境。避免不良习惯:纠正如单侧咀嚼、长期紧咬牙、托腮等不良习惯,这些习惯会加重颞下颌关节的不均衡受力,增加再次脱臼的风险。康复训练:在医生许可下,后期可进行简单的颞下颌关节康复训练,如缓慢张口、闭口练习,左右侧方运动等,每次练习5-10分钟,每日3-4次。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通过康复训练增强关节灵活性与肌肉力量,降低复发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