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
《黄冈日报》整版关注浠水
介绍浠水如何
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
关于浠水
浠水地处鄂东中部,南临长江水,北依大别山,位于武汉城市圈核心圈层、国家大别山振兴发展规划重点区域。
全县辖16个乡镇(区、处)、649个村,版图面积1949平方公里,总人口103万人,是北宋医王庞安时、爱国诗人闻一多的故里;是国务院批准的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中部地区老区县、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优质油料生产大县、全国窑炉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中华诗词之乡;是全省生猪调出大县、全省水产大县、最佳金融信用县、平安县和省级文明城市。浠水经济开发区是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散花镇是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省唯一跨江合作示范区。
抢抓机遇
着力打造临空临港经济合作先导区
——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浠水县委书记
黄强胤
“市委书记张家胜到浠水调研时的讲话,激励全县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认识短板、鼓足干劲、奋发有为,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努力为黄冈振兴发展贡献更大作为。”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浠水县委书记黄强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十四五”时期,浠水发展迎来5G时代、高铁时代、临空时代、临江时代、“四化”时代和乡村振兴时代的发展机遇。
“特别是临空临江时代,加快建设的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黄冈临空经济区,有利于浠水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黄强胤介绍,建设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区具有新优势,有利于浠水进一步发展壮大高水平临港经济。
“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黄强胤说,从城镇化看,浠水城镇建设有成效也有压力,城乡面貌有变化也有短板,乡村建设有投入也有欠账,城镇化进程仍然滞后。工业化是浠水最大的短板,要把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浠水发展的底板做硬做强,努力以强大的工业带动农业,保障和促进城镇化建设,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实现浠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方略既定,实践铺展。
“浠水将围绕‘一主引领’,站位黄冈全局,发挥浠水临江临空优势,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面向武(汉)鄂(州)黄(州)黄(石),加强临空临港经济合作,打造集沿江开放开发高地、临空临港产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于一体的全省临空临港经济合作先导区。”黄强胤说。
如何去落实?黄强胤表示,将在六个方面着力。一是共建黄团浠都市区,加快推进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融入市区、跨河发展”;二是深化跨江跨河开放合作,以发展临空临港经济为主动力,发挥浠水区位优势,对接大武汉,融入黄鄂黄;三是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为主目标,大力实施“64330”工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四是加强城镇化建设,进一步畅通城区五大通道,全面改造老城,加快建设北城,高标准规划建设高铁新城,全方位配套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五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新型乡村社区“三区合一”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六是坚持党建引领,以建强组织体系为重点,促进基层党建全面提升,统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激发党员干部奋斗热情。
“我们一定坚持转变作风干,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抓、一届接着一届干,奋力推动浠水高质量发展。”黄强胤说。(黄冈日报记者 汪欢)
干在实处 突出工业强县不动摇
——浠水县强化思想破冰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突围
5月10日,浠水县散花示范区散花工业园内,湖北天之元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忙碌。
天之元公司是广东天元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生产纸品、纸塑、塑胶、吸塑、注塑等五大类印刷包装制品,产品直供快递、电商、外卖、餐饮、生鲜、商超等16个行业,是长江以北投资规模最大的快递电商耗材和商用、办公耗材生产基地。目前一期已投产,二期11月底完工,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7亿元。
产业第一、项目为大。“我们将持续开展项目攻坚,深入推进‘四包’机制,实行挂图作战,强化项目审批、落地、开工、投产等全过程协调服务,推动企业集群式发展,助力浠水经济做大做强。”浠水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能介绍。
找准新定位,自我加压树标杆
5月10日,在浠水河生态综合整治工程现场,1000余名工人、200余台机器激战正酣。
浠水河生态综合整治工程是集水利防洪、生态修复、民生棚改、城市基础设施、旅游文化、城市产业发展于一体的重点民生工程,项目总投资22.93亿元。2019年3月开工,目前已完成工程投资额约13亿元。
“我们工人从60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设备也增加到200多台套,就是为了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比原定计划早5个月,赶在今年底前基本完工。”华五联合体浠水河生态综合整治工程总承包部生产副经理张亮军说。
“我们要将项目建设得又好又快,打造精品工程!”浠水河生态综合整治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杨林说,话语中藏着坐不住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付出多与少,建设快与慢,是行动,也是理念。
新布局下,浠水如何主动作为、开创新局——
抢抓机遇,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黄团浠都市区一体化发展,勇于在区域经济发展甚至湖北经济发展中承担更大责任,自我加压,强化标杆意识,着力打造集沿江开放开发高地、临空临港产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于一体的全省临空临港经济合作先导区!
“跳出浠水看浠水,立足浠水干浠水,充分发挥浠水临江临空优势,推动浠水发展驶入快车道。”黄强胤表示。
瞄准优环境,培厚企业成长土壤
“没想到这么快就帮我办好了,真是高效!”5月10日,在浠水县政务服务中心,湖北福生药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寿明感叹。
因第二天要赶到上海开会,营业执照亟需变更。按照规定,企业变更审核时限是3个工作日,浠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工作人员李敏在市民之家自助区耐心指导李寿明在网上申报变更,申报成功后,优先审批该企业材料。只用半个小时,李寿明就拿到了新的营业执照。
营商环境是培育市场经济的沃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刀刃内向,自我革命,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和系统重构,不断做实‘放管服’改革。”浠水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杨晓祥说。
浠水县政务服务中心于2020年8月31日进驻县市民之家并正式运行,共进驻窗口单位39家,设置窗口166个,可办理县级事项988项(子项),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政府综合性服务平台。
“虽然硬件环境跻身一流,但软环境却有待提升。”浠水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聂安利坦言,“有的窗口办件量大,排起长队;有的窗口办件量少,鲜有人问。有的群众抱怨服务窗口办不好、办不快,改革迫不及待。”
鉴此,浠水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大力推进“三优一告知”——
优化行政审批职能。针对人员、事项进驻不充分,首席代表授权不充分等问题,联合县委编办,对涉及行政审批相关核心单位调整优化“三定”方案,督促落实行政审批股室设置、首席代表和窗口工作人员制度,让审批权力集中在大厅,实现大厅办结。
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对县乡村办事审批流程缩减至受理、审核、办结三大环节,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实现“三统三减”,做到一窗综合受理、一个窗口出件。
优化考核工作机制。对优化营商环境、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联合县营商办同部署、同调研、同督办、同考核,减轻基层负担。
落实一次性告知。分门别类、量身制作全县政务服务指南,开展高频事项指南“下村入厅(室)上网入心”活动,涉及四大类26家单位的高频事项指南已在县人民政府网首页“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指南专区展示,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什么、怎么办、找谁办等问题。
“4月26日到现在,窗口共计办理完结88项企业开办、企业变更以及注销事项,全部在一天内办结,网办率达到98%,做到了让群众少跑路。特殊情况现场办结,立等可取。”浠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负责人贺文辉说。
抓牢主抓手,突出工业强县不动摇
“应急资金拿到了,真是及时雨,幸亏有县科技经信局的帮助。”4月28日,位于浠水县经济开发区的市劲马窑炉机械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程奇志高兴地说。
4月27日,程奇志急匆匆来到县科技经信局,反映企业正在扩建的四期工程急需400万元应急周转资金。县科技经信局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协调县金信金融公司帮助企业。县金信金融公司特事特办,4月28日下午,400万元应急资金到达市劲马窑炉机械有限公司的账户。
“要突出工业强县不动摇,就必须找准抓手,抓紧抓实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号工程’,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产业园区、龙头企业,挺起工业经济脊梁。”浠水县科技经信局局长汤水林说。
强保障,建立“进规”、“进高企”企业培育库,实施骨干企业培育工程,全力支持威风汽配、恒祥科技等20家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走“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培育一批“隐形冠军”。
强调度,建立及时协调、双周报告、一月一议机制,确定项目推进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和时限清单,主动发现、解决难题,切实破解项目痛点、堵点问题。
优环境,继续实施重点项目“155”模式,全力当好“店小二”,扎实推进服务企业行动。目前,浠水大力实施“64330”工程,加快推动建设提质提速,以项目建设高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眼下,威风汽配已与十堰赛弗思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生产环保节能的电控硅油离合器风扇,预计年底实现量产;无人智能化凸轮轴生产车间安装调配马不停蹄……(黄冈日报记者 汪欢 通讯员 李五洲 林云 方俊)
发展重点
打造“一心三区”升级版。一是打造秀美智慧 “一心”。坚持以清泉镇、浠水经济开发区为主体,辐射丁司垱镇,建成更健康、更安全、更生态、更宜居、更智慧的城区中心。二是壮大临空临港经济区。抢抓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建设的机遇,以散花、兰溪、巴河、策湖为主体,壮大临空临港经济区。三是优化东部生态旅游区。围绕生态旅游示范,全力打造以三角山、绿杨乡、洗马镇、蔡河镇为主体的东部生态旅游区,推动生态旅游、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协调发展。四是建设北部生态农业区。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机遇,以蔡汤线、汪白线、柳界线为主轴,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带。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产业兴县、工业强县,大力实施“64330”工程,加快发展壮大智能制造及新型材料、绿色建材、建筑窑炉、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物流、文旅康养等6个百亿产业,巩固拓展经济开发区、散花示范区、兰溪陶瓷园、临空经济区等4个百亿园区,重点培育中国电建长崃新材料、湖北新明珠、新松机器人科创园等3个百亿企业,加快构建以工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一是加强城乡建设。进一步畅通城区五大通道,全面改造老城,加快建设北城,高标准规划建设高铁新城,全方位配套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持续实施“擦亮小城镇”行动,加强乡镇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一江、两河、四线、五片”产业示范,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新型乡村社区等三区合一的乡村振兴模式。实施“三育三创”计划和“12345”行动,着力培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农业主导产业链,推动浠水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营商环境“双评”机制,以“高效办成一件事”倒推倒逼营商环境革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更大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编审:黄习文 王应良
原标题:《黄冈日报整版推介浠水: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