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证代表的已经远不是类似于暂住证的一种居住证明,而是仅次于户口的一种权益保障。
↓
办居住证难,难在哪儿?
根据《上海市居住证》的规定,只要是在上海办理居住登记满半年,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境内来沪人员,都可以申领《居住证》。
条件看起来并不苛刻,那么为何很多明明符合条件的上海外地人依然没能办理居住证?
办理居住证的步骤倒也不复杂:
首先在居委会进行信息登记;然后本人和房东一起,携带身份证、房产证、租赁合同前往社区事务服务中心进行“房屋租赁备案”“居住登记备案”,现场获取“ 居住登记凭证-回执单”;满半年后即可携带 “回执单”、本人身份证去 社区事务服务中心申请居住证,通过审核即可拿证。
听起来并不难,但实际上可难倒了许多人,难点在“ 租赁合同备案 ”这一步。
首先来上海工作的外地人大多数是租房的,而并非所有的房子都能办理居住证,哪些房子不能办呢?
1.二房东绝大多数不可以
2.酒店式公寓不可以
3.集中式长租公寓不可以
4.商住小区不可以
除了以上这些,很多租赁的房子是不合规住房,如集体产证、违规搭建、隔板房等等,以及房屋的居住证名额被占的也无法办理。
想想看,上海的房屋租赁市场有多少不是被二房东占据,有多少不是酒店式公寓和长租公寓?又有多少房源是真正合规的?除去那些不可以的又剩下多少房源是可以办理的?
就算真的花高价租到一手合规住宅房,那么房东一定会配合办理吗?
据解读君了解,很多房东顾虑帮租客办了居住证就要缴纳租赁税,或者担心租客的小孩抢占了房子的教育资源,更甚者只是因为怕麻烦、没时间……种种原因导致房东未必肯协助租客。
↓
办居住证难,需求催生利益链
值得高兴的是,上海对于居住证的政策做了一些改进,以往需要房东亲自去办理提交纸质材料,如今可以在网上完成资料提交。
但这点改进对于居住证的根本性难点来说无济于事。因为居住证的办理权最终还是掌握在房东、二房东、中介手中。
上海租房之难举国皆知,对很多上海外地人来说,能租到价格合适的房子已然不易,想要找到合适的还能够办理居住证的房子更是难上加难。
有没有基层办证人员想方设法用手上的权利捞好处,我们虽不得而知,但可想而知。需求确确实实地催生了一条利益链——居住证“代办费”。
黄牛以及中介们从房东那儿获得筹码,打通关系,捋顺利益链。于是租客们千辛万苦也搞不定的居住证,交给黄牛就能轻而易举办妥,而代价是几千块钱/年。
房产中介们也把可以办理居住证视为重要的筹码来跟租客们谈价钱,租客们也常常为了居住证不得不对高于市场价的房租低头。
↓
办居住证难,问题出在哪儿
上海居住证难办怪谁呢?怪租客吗?他们有在居委会登记居住信息,有按时缴纳社保,有在为上海做出贡献,为何连在上海考证的资格都没有?
为何办理居住证还要被逼去找黄牛?黄牛本是逐利而生,打击他们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我们来看居住证的门槛设置得是否合理,解读君认为大体上是合理的,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办理居住登记满半年即可,在上海的绝大部分外地人都是满足条件的。
但是,从细节上来说,房屋租赁备案的要求等同于将办理居住证的决定权交给了房东,解读君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当房东可以对居住证肆意加价的时候,居住证就变成了一件“奇货可居”的商品。
有人认为,给居住证设置门槛,有利于让不适合、不稳定的人员离开上海。
但居住证的本意是什么?是居住证明,是居民在一个城市可享有的权益,理应是方便绝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的。
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即便是月薪一两万的办公室白领想要办居住证也没那么容易,因为最大的问题是,上海的租房市场绝大部分都被二手房东、长租公寓占据,你很难找到符合条件的一手房源,而且一手房源房东也常常因各种原因不愿配合!
解读君认为,上海外地人有足够稳定的社保难道不足以证明他在上海有稳定的工作?在居委会有信息的登记备案难道不足以说明他在上海有稳定的住所?
打击不合规的房屋租赁本是相关职能部门的事儿,将混乱的租房市场和外地务工人员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居住证捆绑在一起,最终让租客承担了所有!这对于上海外地人来说,既不人性,也不公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